Totara in my little Tokyo apartment

我的新生活沿著目黑線展開了。

來到東京,今年六月才要滿三年,就搬了二次、也就是第三個家,我還真是勤勞呀。我就這麼待不住嗎?(說到這裡,最近才跟好姐妹們說我這種人說好聽是地球人,說難聽是吉普賽人。既然最近是混日本的,那我這會兒該淪為流浪漢了,笑。)

從東橫線上搬到目黑線,最明顯察覺到不同的大概就屬目黑線比東橫線擠很多。真的沒有想到這條沿線都是住宅區看似本土(local)的線路,居然會這麼擠。

目黑線上目黑這端的頭幾個站,是不少"地元"日本人一致認同好住的地區。當然她無法跟近年總是在「最想住的町」排名上名列前茅的「吉祥寺」比,但同樣讓她深得人心的理由之一,或許就是她有個很有生活感、有點傳統又低消的商店街。當然,再怎麼低消也只是比其他大東京內高級住宅區便宜的程度,不能拿來與台灣相論。

這種商店街仿佛就是"專為這個地區的住民而設的一樣",在此購物的人九成以上是在地人吧(這是我隨便神仙掐指算出來的數據)。我自己住過幾乎站站都算"小高級住宅區"的東橫線(像是大家熟悉的代官山和自由之丘),家裡在徒步就可到自由之丘範圍內,兩區在超市生鮮、日常用品等的生活開銷上之差,我可是清清楚楚的。真的有差。所以對"地元"的人來說,這裡是他們的聖地,很少有人會搬出這個地區。

這幾年來隨著目黑線的路面化,也有越來越多外地的日本人進駐這裡啦。不過這區的都市規劃嚴格,到目前依舊多是建坪很小2、3樓的獨門獨戶(建坪很小是重點!),所以算是依舊人口簡單。

這樣子的目黑線,就正因為是這樣子的目黑線,能夠為我最近的一些新發現、新感受做恰當的解釋。果然事物都是有因果關係的。

在我對目黑線有了新的看法的同時,我也驚覺,原來在不知不覺中我也被同化了。像足了個上京的日本鄉下人,來到東京這座大城市,凡事低調。低着頭走路、縮著背玩手上的手機、在電車上和公共場所不想引人目光、一個人落單時甚至不愛講中文(電話)。這是什麼心理?驚訝自己如此的舉動和反應。台灣人和日本人同為亞洲人,黑頭髮黃皮膚,光看外表不見得分別得出來,也因此在這只有一個種族為主、單一文化的國家裡不自覺的學會了隱瞞自己的身分。或許這是一種保護層,好讓自己更容易融入這個環境,靜靜地專心地做我的事。哪怕只是趕個電車。

就像鄉下人進城,只要低聲做事不開口,誰又知道我不是東京人呢?這種保護層我懂。外地人來到,地元的人雖沒有惡意,築起一道牆來維護自己的優越;外來人,默默地戴上的面具,也想在這大城市中找一個舒服自在的容身之地。

說來說去,還是沒說到重點,我對目黑線的新發現。下一篇吧。晚安,目黑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meshuk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